个人中心
会议总结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暨第十届中国病理年会

成功召开

 

一、用新模式共谋病理未来

2020年10月28日-11月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国际病理学会(IAP)中国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CSCO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中华病理学杂志、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病理学部、北京精鉴病理学发展基金会及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瞳行病理专项基金)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暨第十届中国病理年会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会议现场邀请到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体委员、各亚专科学组/协作组组长、各省市自治区病理学会主委及部分病理老专家,与全国数万名病理同道汇聚线上,在“云端”碰撞思想,升华知识,共同探讨病理学术前沿问题及学科发展方向。

大会设置有读片会、中青年病理工作者论坛、学科建设、基础科研等共25场专题会议,同期还组织了独具特色的首届全国病理科普创作大赛-“这就是病理”的决赛和“第二届中国青年教师病理学教学比赛”总决赛

首次线上,佳绩即现——大会概况:

国内外各类稿件:3291篇

壁报交流:626篇

大会主旨报告:3个

专题发言:91个

发言交流:181个

读片病例:12例

学术专题展示:36场

录制视频课件:272个

注册参会人数:15622人

在线总观看:194917人次

二、大会主旨报告

1. 双线交流谋发展,精益求精创新篇

本次大会由一段精彩的全面总结病理学发展、展现病理人奉献精神和鼓舞病理人奋进的短视频开启。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候任主委刘东戈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教授首先致辞,饶会长充分肯定了病理学分会的工作,对病理人在抗疫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赞扬,并对病理学分会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梁智勇教授致欢迎词并做工作报告,梁智勇主委在报告中明确了新一届委员会的分工和职责,总结了2020年病理学分会的工作亮点,重点阐述了新一届病理学分会将围绕“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主要包括加速学科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加强基础科研、夯实基层培训、做好人才培养、开展科普宣传、推进党建文化共七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病理学分会的发展方向,强调以“一切为民”为中心,以健康中国建设为己任,以推动病理学研究及病理学科发展为目标,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病理人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续写中国病理发展的新篇章。

1605523601121059508.jpg 1605523652955045580.jpg 1605523681411071378.jpg

2. 弘扬奉献精神,缔造传承风貌,向逆行医者致敬

病理人用行动,彰显了责任与担当。病理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代病理人的努力和奉献。此次大会设立了多项荣誉表彰,为新一代病理人树立榜样。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前任主委步宏教授宣布获得本届中国病理事业终身成就专家、中国病理杰出青年学者和抗疫特别表彰等名单,卞修武院士、饶克勤副会长、梁智勇主委、刘东戈候任主委、来茂德校长、陈杰教授为他们分别颁发荣誉证书。

1605523784722054186.jpg

1948年起即从事病理学医、教、研工作72年的王泰龄教授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病理事业终身成就专家”荣誉称号,用一生书写了病理精神。

1605523869663098405.jpg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的曾志诚博士,潜心钻研,在揭示结直肠癌来源外泌体中的miR-25在结直肠癌转移研究中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病理研究杰出青年学者”荣誉称号。

1605523940830083282.jpg

难忘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教授率先呼吁尽早开展尸检工作,在他牵头带领下,病理同仁奋不顾身共抗疫情。大会特授予卞修武院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杰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授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杰出贡献团队” 荣誉称号。并向在抗击新冠疫情有着突出贡献的五支团队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团队”荣誉称号,他们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中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

1605524018437097402.jpg 1605524063362063487.jpg 1605524087199013007.jpg

大会设置了三个主旨讲座,首先北京协和医院的郎景和院士从医学人文角度做了《医学的观念与发展》的讲座报告,拓宽了病理人的视野,引导病理人对“医学”深入理解、加强内涵认知。接着,陆军军医大学卞修武院士做了《重大新发疫情中病理学责任与使命》的讲座报告,阐述了病理学科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学术价值和病理人应该担负的使命。最后,南方医科大学丁彦青教授做了《组学策略鉴定CRC侵袭早期分子标志物及实验性靶向干预》的讲座报告,展示了高质量科学研究内容和团队建设历程,为鼓励年青一代病理人从事科学研究树立了典范。主旨讲座分别由副主委王哲教授 、石怀银教授 、李文才教授 、韩安家教授担任主持。

1605524901883081365.jpg 1605524930514057650.jpg 1605524951700036951.jpg

1605524985938095278.jpg 1605525022662042905.jpg

 三、分会场专题会议

学术交流碰撞、成果进展齐放,奏响前进新乐章

此次病理年会首次搭建起空中广泛交流学术平台。4天时间里,25个学组/协作组领域专家们以专题发言、论文交流、在线讨论、病例读片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入学术探讨,将专业发展推向新高度。各专题各具特色、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浓郁。病理科学科建设专场、管理和质控专场,乳腺病理专场,胸部疾病病理专场,骨与软组病理专场进入前五人气专场,吸引了超4万人次观看(数据不包括读片会)。同时线上成功举办了36场专题展示,共享了分子病理、免疫治疗和病理新产品、新技术等领域新进展。

病理学科建设、管理和质控分会场

瞄准学科前沿、加强病理管理和质控交流

病理学科建设、管理和质控分会场是本次年会的首场专题会议。梁智勇主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刘东戈、石怀银、林冬梅、陈东教授主持了会议。会议邀请丁彦青、孔令飞等专家教授作了精彩的专题发言,从如何瞄准学科前沿,做好病理研究及精准诊断,到病理实验室ISO15189认可带来的管理提升;从如何应对不符合石蜡诊断的快速冰冻病例,到手术标本的全新处理模式以及信息化建设。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与会代表受益匪浅!另外,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昱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代表也做了论文交流,内容涵盖了病理学科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展示了很好的经验,受到病理同行的广泛好评!

1605525345318007398.jpg

病理技术分会场

涵盖面广、技术深层,细致化交流孕育技术新活力

王德田教授讲述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病理技术的发展史。梁英杰教授用丰富实例阐述了如何解决工作中所遇到问题。丁伟教授就组织脱水过度或不足等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并以实验数据加以佐证,为组织脱水处理提供依据。张炜明教授就免疫组化质控样品的均一性与稳定性做了介绍,提出质控样品制备的技术要求及样品保存的注意事项。另有10位讲者就组织脱水、H&E染色、免疫荧光检测、试剂性能验证、病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践、病理技师规范化培训等进行了汇报。精彩内容吸引4200多人次观看。

1605525393915080466.jpg

脑神经病理分会场

从基础到临床,共享学术进展

4篇专题讲座,10篇发言交流。此次会议发言涵盖了从基础性研究、临床病理研究到病理诊断的内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卢德宏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士柱教授在线上给予点评并表扬了各发言单位准备充分、内容精炼,为与会者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

1605525432246069181.jpg

细胞学病理分会场

重实践,解问题,交流中共享研究进展及成果

投稿90篇,甄选出4篇专题发言,14篇大会发言及19篇壁报展示。内容涉及细胞病理学多个分支,以及常规细胞病理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细胞学中的应用、质量控制等。会议以深入讨论与技术研究并重,注重结合实际工作,力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分享细胞病理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1605525461659074030.jpg

儿科病理分会场

聚焦少见疾病,围绕专科培训,共议发展机遇

以儿科病理新进展为主题,就新近认识儿童肿瘤和WHO儿童肿瘤新分类、儿科病理医师专科培训等进行了介绍。共分享9个论文报告,涉及了儿童常见及少见病变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研究进展。同时围绕儿科病理专科培训和儿科分子病理发展机遇两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605525506681076426.jpg

感染病理分会场

填补学科短板,推进学科建设,成立感染病理新协作组

11月1日下午,新成立的感染病理协作组召开了成立会议和第一次学术会议。梁智勇主任委员宣布协作组的成立,并代表学会致辞。感染病理学是病理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建立新的感染病理协作组,能够建立我们国家感染病理的队伍,弥补感染病理的短板,为我国感染病理的发展灌入强劲动力。学术活动由10位专家分别进行了讲座。亮点突出,卞修武院士《新冠的病理发现》、丁彦青教授《SARS和新冠的病理联系与区别》、陆江阳教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机制与病理学特点》、刘红刚教授《病理学标本中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及刘德纯教授《我国感染病理学的发展历程》等,不仅内容重点突出更结合新冠、SARS、肺结核、病毒感染四大感染热点深入探讨。协作组新成立即硕果累累。

1605525541410028165.jpg

数字病理与AI病理分会场

以经验与收获畅谈,赋能病理智慧未来

投稿78篇,专题发言4篇,发言交流12篇,壁报交流16篇,优秀论文4篇,优秀壁报3篇。积极开展远程会诊,进一步加快和加强病理AI的临床实践,以新经验、新科技、新成果赋能病理智慧未来。周建华教授和袁静萍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医院开展病理远程会诊的经验、成功运行模式、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孔令非教授分享了全数字病理科的建设经验等。

1605525579131086149.jpg

尸体解剖病理分会场

四方面聚焦,助力疾病研究,为科学判读赋能

作为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前锋学组冲在了第一线。就关于新冠肺炎尸检的报告让大家对尸体解剖在确认新型感染性疾病及确定病变特征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刘东戈教授作了《老年人尸检病理分析》的专题讲座,对老年人常见尸检死亡原因进行了详细而透彻的分析。罗斌教授《两次损伤事件与死亡因果关系的分析》从损伤特征及损伤机制的角度,理清了两次不同性质的损伤事件造成的不同损伤后果,为科学、公正的断案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 陈东主任及商建峰医师分别做了 《胎儿肺动脉异位起源》和《胎儿动脉导管缺如》的讲座,报告病例罕见、疑难、复杂、专业。

1605525615117077051.jpg

分子病理分会场

立学科发展前沿、迎应用新挑战,分享中润新生代成长

以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分子病理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与挑战以及质量控制等重点方向,就《多维组学在肿瘤精准诊治中的研究与转化应用前景》、《高通量测序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与挑战》、《肿瘤免疫治疗标志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以及《2020年度PQCC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分析》做精彩报告。涉及胰腺癌、淋巴上皮样癌、胶质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肺癌以及新冠病毒相关分子病理研究的7篇论文交流,展示了研究成果,更展示了中青年分子病理工作者的才能和风貌。收到稿件284篇,壁报展示论文63篇。

1605525653846047683.jpg

乳腺病理分会场

深入浅出,实践分享,向进阶发展出发

魏兵教授和柳剑英教授分别对第五版乳腺WHO分类中广受关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和纤维上皮性肿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用丰富的诊断经验阐述了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刘月平教授团队和大家分享了如何结合文献最新进展和日常实际工作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杨文涛教授就近年来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中和病理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介绍,提出乳腺病理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将少见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研究、HER2检测相关进展、软件分析系统协助乳腺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精彩内容吸引了8319人次病理同仁在线观看。

1605525688978052929.jpg 1605525805526035904.jpg

泌尿男生殖病理分会场

紧跟前沿,着眼实践,共识意见助力提速临床病理进展

介绍了关于肾细胞癌和前列腺癌分子病理检测的共识意见以及最新的临床病理进展,包括膀胱扁平状尿路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和分子病理进展,以及肾脏新近涌现的间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进展等。投稿论文148篇,口头报告10篇,论文壁报交流27篇,优秀论文3篇、优秀壁报6篇。

1605525843551059793.jpg 

心血管病理分会场

推动紧密新平台,呼唤中凝聚前行力量

围绕心血管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设4个专题。分别为《心脏原发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心源性猝死分子诊断的应用》、《窖蛋白-1参与不明原因猝死机制的功能初步研究》、《基因突变阴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就诊年龄对新发心力衰竭的评估价值》。同时《基因突变阴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就诊年龄对新发心力衰竭的评估价值》也将特殊类型心肌病研究推向新高度。组内专家呼吁更多专家、同道协作,与各专业组交叉合作,与临床紧密配合,共同建立中国人心血管疾病分子数据库;会议为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分子遗传学病理诊断,促进心血管疾病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共同进步提供了平台,也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1605525880272012912.jpg

皮肤病理分会场

与临床合作共建,助力全国皮肤诊断水平提升

充分体现皮肤病理协作组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专科特色,专题讲座既有皮肤科临床专家综合临床和病理特色的专题讲座,又有皮肤肿瘤的新进展以及对日常皮肤病理诊断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的专题讲座。促进了全国皮肤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和皮肤病理亚专科建设。

1605526009275009316.jpg

消化病理分会场

制定新共识,解读新推广,在探讨中注入知识“活水”

投稿265篇,读片稿件10篇,专题发言8个,论文发言交流包含了食管、胃、结直肠、肝胆等各个器官部位,还有GIST、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全系统受累的疾病以及AFP胃癌等新疾病的认识,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等疾病新进展,也有GIST预后因素、肿瘤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等传统形态学等的深入探讨。协作组新制定了相关共识、新版WHO的推广和解读等,充实丰富,实践性强。

1605526042924008370.jpg

骨与软组织病理分会场

兼顾传统,赋力未来,硕果展丰华

主要就骨与软组织病理诊断中的新进展和疑难问题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讲解了NGS在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学术内容兼顾传统形态学病理诊断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分子病理诊断。投稿159篇,读片会投稿病例22例,投稿病例最多,入选读片会汇报病例3例,均为近年来新报道病种,涉及分子分类和临床治疗的分子改变。

1605526102361060808.png

淋巴造血病理分会场

全面分享知识面,拓宽淋巴造血疾病诊疗新思路

不仅就《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骨髓活检浆细胞病变以及脾脏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理诊断进展做了报告,还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改变及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讲解。

1605526142057023984.jpg

胸部疾病病理分会场

收获成果高点,转化成果营养,为精准治疗铺路

投稿199篇,涵盖今年最关注的话题“新冠肺炎的病理改变”、第五版WHO肿瘤分类胸肺分册新增内容、早期肺癌与术中快速诊断挑战、胸腺瘤的诊断以及分子病理在胸肺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等热点、难点问题。专题发言4篇,会议发言9篇,壁报41篇,线上听课8300多人次。

1605526173672054009.jpg

女性生殖病理分会场

围绕新进展,展开新探索,让指导临床更具意义

收到稿件176篇,涵盖22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单位88个,专题讲座直播4篇,论文交流直播8篇,电子壁报展示36篇,在线参会5272人。协作组围绕近年来妇瘤病理诊断的新进展展开,从分子病理到少见疾病的研究进展,内容丰富,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1605526209425002954.jpg 1605526285590092311.jpg

头颈病理分会场

以病例为核心,在实例中开阔诊断视野

共收稿件145篇、读片病例6例,专题讲座4篇、论文交流6篇、读片1例,壁报30篇,优秀论文2篇、优秀壁报6篇,线上听课近6000人次。专题讲座重点围绕具有嗜酸细胞特征的涎腺和甲状腺肿瘤从形态到分子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阐述了头颈部原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与炎症的鉴别及少见的牙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报告病例少见经典,包括鼻腔鼻窦非肠型腺癌、双表型肉瘤、血管外皮瘤样肿瘤及鼻咽乳头状腺癌等肿瘤,开阔了病理诊断视野。

1605530514791009126.jpg

病理教学分会场

以建议促发展,以分享传经验,让教学相长,兼容并包

组长王国平教授介绍第十三届病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组成,4个专题发言中步宏教授为病理教学及教师提出7点发展建议,王国平教授介绍了疫情期间全国病理教学及教工委的工作情况,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王海灏教授及桂林医学院的郑锦花教授分享了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经验。

在论文交流环节,王医术、胡永斌、李金龙、况晶、丁妍、杜江、邹泓等7位老师分别结合各自单位特色,介绍三段式线上教学、远程病理会诊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PBL教学等多种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全国教学名师、吉林大学前副校长李玉林教授受邀参与讨论,回答线上观众提问。

1605530557241073890.jpg

基础研究与前沿论坛

大胆改革,多学科交叉,赋力科研全速发动

基础研究与前沿论坛,在内容安排上做了大胆改革,提高了科研学术交流水平,促进了多学科交叉合作。国内多位著名肿瘤领域专家受邀讲课,分别从肿瘤氧化还原信号调控的系列研究、乳腺癌免疫治疗、滤泡辅助T细胞的异质性及免疫治疗、病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临床病理医生的科研选题等前沿热点及关切问题进行精彩阐述,会议吸引大量青年学者及研究生参会。

1605530603818030353.jpg 1605530641606007729.jpg

 四、读片大会

交流新病例、共议分子标志物,为新视界真相开窗

本届全国年会读片会以“新近发现的疾病实体和分子标志物”为主题开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石怀银教授、南京军总南京总医院周晓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韩安家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哲教授主持的读片大会在29日下午举行。读片会不仅涉及男性泌尿系统、头颈部、淋巴造血、女性生殖系统、骨与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胸部疾病、消化系统的12例精彩读片病例。更涉及头颈部、淋巴造血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骨与软组、中枢神经系统、胸部疾病、消化系统的7组投稿病例的总结。总计19家医院、医学中心、检验所在读片会中分享读片病例。读片会收获9767人次观看。会议历时3小时40分钟,对各系统近年来新发现的疾病实体及分子标记进行简单的总结,使在线的全国病理同仁受益匪浅。

1605530729855078813.jpg

1605530764992060244.jpg

1605530795247008324.jpg

五、专项活动

1.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三届青年委员会成立

传承新青年,迭代新力量,为发展注入磅礴动能

青年委员会作为青年力量的凝聚平台,在迭代中永续发展。特此,在此次年会同期还进行了青委会换届会议,成立第十三届青年委员会。

在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组织领导下,主委梁智勇教授、候任主委刘东戈教授等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滕梁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李晟磊、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饶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樊祥山成为第十三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选举结束后,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委梁智勇教授和候任主委刘东戈教授分别发表了讲话,他们对当选的各位青年委员表示了热烈祝贺并寄予了厚望,希望青委会成为中国青年病理工作者的活跃交流平台,更希望各位青委在医学会的领导下,充分展现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激情,围绕着新一届病理学分会委员会“传承、创新、发展”的宗旨为中国病理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605530982057040124.jpg

2. 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病理学竞赛总决赛

塑造师者榜样,致力教研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基

病理医生培养是保证病理事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病理教师作为病理医生的引路人,只有涌现更多的优秀教师才能落实好培养病理医生的计划与目标。由教学协作组牵头,重点开展了教学论坛及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病理学教学比赛总决赛,为培养青年病理教师,推动病理学术建设持续稳定蓬勃发展奠定基石。经过层层选拔10位青年教师成为病理学2020年度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良好的形式即提升了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精益教学的意识,也提供了多样的教学形式供全国病理学教师参考。

1605531038309078562.jpg

3. 首届全国病理科普创作大赛-“这就是病理”总决赛

普及病理知识,弘扬病理精神,打开科普新思路

大会同期举办了首届全国病理科普创作大赛-“这就是病理”的总决赛,大赛历时半年,全国病理人积极响应,初赛即收获214支团队的创作作品,经过筛选与复赛,16支团队冲入决赛。分别加入由四组导师领衔的4支战队,即步宏教授、田丰歌老师联袂的“歌仑步”组合,刘东戈教授、赵菲菲老师的“菲戈”组合,杨文涛教授、项飞老师的“向阳”组合,郭凌川教授、梓萱老师的“凌波仙子”组合。本次决赛另邀请到专业媒体评委,从更专业的角度对选手的舞台表现进行评价、投票。

1605531132226079311.jpg

1605531172415002459.jpg

1605531219632045396.jpg

1605531248377056595.jpg

最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洞察天机战队获得冠军,作品《战疫》表现了病理人抗疫过程中的真情实感。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小样儿”战队获得亚军,作品《三天》穿越时空的超现实表现手法,解读病理传承与发展。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的“肺”同凡响战队获得季军,作品《肺府捉妖记》以西游捉妖的欢愉形式深入肺部明辨病理机制。大赛同时评选出中国病理科普之星6个团队和最强导师战队。梁智勇主委、朱明华教授 、郑杰教授、张祥宏教授、卢德宏教授、石怀银教授、王哲教授、孟刚教授、郑建明教授、周建华教授等为大赛获奖者和团队颁发荣誉证书。新的赛事,燃起病理“创意之光”,照亮病理科普之路。

 1605531358084060013.jpg 1605531390988000250.jpg

1605531421915063076.jpg 1605531444753068549.jpg

1605531480799093275.jpg 1605531511968059974.jpg

年会期间召开了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会扩大会议,主任委员梁智勇教授总结了今年年会筹备情况、病理抗疫工作、各学组/协作组和工作委员会进行线上、线上线下结合的学术交流等情况。候任主委刘东戈教授介绍了病理学分会党建工作和组织分工等。

1605531566527092428.jpg

大会闭幕式由候任委员刘东戈主任主持,主任委员梁智勇教授对本次年会进行了精简总结,刘东戈主任宣读了本次年会投稿论文地区前三名、投稿论文增幅地区前三名、投稿论文单位前十名、优秀论文、优秀壁报等奖项。接着,各学组/协作组组长以视频形式分别对本学组/协作组今后开展工作做了展望。会议在《北京欢迎您》的精彩宣传片中圆满闭幕。期待明年年会北京相聚!

 

距离会议开幕还有

  • DAYS

  • HOURS

  • MINUTES

  • SECONDS
快速通道
重要日期

在线考试开始日期

2020年10月31日

参会注册截止日期

2020年11月01日

在线考试截止日期

2020年11月08日

联系我们

注册联系人 王世惠

电 话:152 0115 6887

邮 箱:cmacsp2020@126.com

APP二维码.png

扫码下载官方APP:CSP


 

.